注册即送30元第一桶金

電科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

發布時間:2022-10-17 18:09

1011日,電科院黨委書記鮑遂獻主持召開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擴大)會,專題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圍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開展交流研討。學院副處長以上黨員領導干部、正高級職稱教師和思政部教師參加學習。

學習會上,學院副院長封化民、紀委辦賈天新、組織人事部唐偉、宣傳統戰部周韓、學生工作部李偉分別圍繞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發揚自我革命精神、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學院政治機關意識教育、做好學生黨建工作等問題,交流了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的心得體會。

封化民同志談到,總結我國高校發展的歷史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實踐充分證明,什么時候黨對高校的領導得到全面加強,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就順利;什么時候黨對高校的領導弱化,高等教育事業就難以實現健康發展。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是辦好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學院作為黨的學校,要進一步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理直氣壯地加強黨的建設,并貫穿于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聚精會神地推動改革發展,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有特色的好大學,辦成讓黨和國家滿意、讓行業滿意、讓人民滿意的好大學。

賈天新同志談到,黨依靠自我革命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同樣,黨員干部個人的成長與發展也需要用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斷地錘煉黨性、砥礪品格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修煉好共產黨人的“心學”,持續在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中“立心”,在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中“養心”,在躬行黨的初心使命實踐中“明心”。唐偉同志談到,組工干部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做好組織工作,要自覺擔當歷史使命,把握大勢、胸懷大局,堅定理想、勇于擔責;要自覺運用黨的理論,把黨的理論生動、正確地體現到黨的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中去;要自覺站穩人民立場,把組織意圖和群眾愿望統一起來;要自覺拓寬歷史視野,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原則運籌組織建設和人員交流;要自覺把握實踐要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組織原則;要自覺錘煉黨性修養,努力建設一支適應時代要求、能夠推進學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高素質組工干部隊伍周韓同志談到,加強政治機關意識教育對學院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是加強學院獨特政治屬性的根本要求,是學院特殊辦學定位的必然要求,是學院改革建設發展的現實要求。進一步加強學院政治機關意識教育,要堅持對癥施策、多措并舉。要提升政治素質、強化大局意識,著力解決好境界格局問題;要加強理論學習,聚焦真學真懂,著力解決好學習動力問題;要強化鍛煉歷練,聚焦真干真練,著力解決好平臺載體問題。李偉同志談到,做好學生黨建工作,需要不斷用心用情用力。用心,就是提高思想認識,認清做好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工作使命感、光榮感、責任感;用情,就是增強育人情懷,真心關愛學生,帶著真情開展工作,提高學生黨建工作質量;用力,就是堅持嚴和實的優良作風,落實落細各項學生黨建工作任務,解決好“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努力將學生培養成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鮑遂獻同志圍繞學習專題交流了個人學習的心得體會。他指出,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黨面臨的永恒課題。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本質特征,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學院黨員領導干部要加強對黨的歷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世界歷史的學習,通過歷史的比較、橫向的比較,進一步深刻理解為什么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什么要把我們黨建設好。

鮑遂獻同志指出,世界上5000多個政黨,號稱馬克思主義的政黨也有120多個。作為世界上第一大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和執政成績舉世矚目。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共產黨,研究“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要回答這個問題涉及很多方面,但以4方面至關重要

一是選對人。關鍵的問題是選好黨的最高領導人,就是黨的領導核心,同時也要選拔好黨的各級組織的領導人。回顧我們黨的歷史,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新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歷史,證明了一條顛撲不破的道理:黨的最高領導人、黨的領導核心至關重要,制度再好,領導人不行,黨和國家事業也不可能順利發展。

二是走對路。一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經歷了很多曲折,也走過彎路,但是通過黨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完善,保證了黨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上走過彎路,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

三是立得住。政黨的使命任務,一方面是要奪取政權,一方面是要鞏固政權。通常奪取政權有兩條道路,一條是暴力革命,一條是議會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奪取政權以后,鞏固政權很重要的就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我們黨能夠奪取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歸根結底就在于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始終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戴,確保了政權的穩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四是干得好。一個政黨要干得好,能夠干成事,就要為民執政、長期執政、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執政黨,有遠大的理想,有長遠的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實行改革開放,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入新時代,我們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實現經濟高速增長和保持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政黨所無法比擬的。